立足单元统整
落实语文素养
国庆节刚结束,我们就迎来了五年级语文专场教研,参加本次教研活动人员学校领导,外国语学院见习生和我们全校的语文老师。
本次教研共有4个环节:1.课例展示。2.课后复盘。3.教师交流。4.许校长做总结。
教研活动在主持人蒋慧君老师的主持下拉开了帷幕。
林师华老师落落大方地站在讲台上,利用智慧平台,人机一体等多媒体课件开始了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开启课例展示……
此时的会场里所有人员都聚精会神地倾听……
分组讨论,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讨论!
老师耐心指导,学生如沐浴智慧之光。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能够相互支持、鼓励,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展现出极高的团队合作凝聚力和应变能力。同时,学生注重沟通与协调,确保自己收集到信息的准确传递和任务的顺利执行。发言时学生声音响亮,讲话有条理,非常出色!
为了让听课的所有老师加深单元开启课的教学方式,我们五年级组在课后还开展了复盘活动,它帮助我们了解本次教研活动的效果,还有存在的某些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促进全校语文老师学习与成长,为下次活动提供宝贵经验。
林师华老师课后反思
何为单元开启课?刚接到这个任务,我们五年级语文组的所有组员们,纷纷讨论交流,献计献策,特别是符丹汝大组长给了我们大方向的指点,使我们对于如何开启单元课这样的课型有了整体的把握。
单元开启课与大单元教学有着丝丝缕缕的相似之处。基于部编版教材课程的横向纵向的编排特点,每个单元的教学主题、语文教学要素及其习作、语文园地内容的安排,都紧紧围绕着主题而有针对性地铺开。那么我们老师教学时就应该有这样的单元意识。备课时要宏观把握教学目标,上课时紧紧抓住本单元的主题语文要素展开教学,同时也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前做好预习,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教是为了不教,在开启课上,老师要教给学生学自主习的方法。
在这一堂课中,我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初步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其在课堂上掌握方法,课后再主动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本单元的其他课文。
本单元的习作是想象20年后的家乡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开启课上,有必要提醒为本单业的习作素材做好准备。再者,本次习作还让学生懂得列提纲,因此我让学生初步懂得列提纲包括了哪些部分,并告诉学生读文章时,要关注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也为为要教学生写好提纲做好较长时间的准备,并且让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这种读书的习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
在这一堂课当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更大的激发,源于老师的课堂语言不够丰富,缺少幽默感,给学生的表扬,还不懂得故意夸大等等,课堂气氛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
李文燕教导的真知灼见
我的观课点是学生是否有参与小组学习小组活动设计是否有明确指向且易操作。
协同教学,我们的单元开启课也离不开合作学习,放手给学生,让学生交流。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从现场来看,五7班的合作小组建设非常成熟,有口号,有主持,有记录,有汇报。
学生交流的声音也非常洪亮。小组的主持人,能在小组里起到分工、主持的作用。
小组合作交流的内容比较明确,先是初读古诗;分享三首古诗的作者简介、背景介绍等资料,谈感受;最后再读古诗。
合作效果如何?从上台展示的5组成员来看。有三组表现的特别自信大方,特别是主持人,迥然是班里的台柱子,对小组组员如何汇报、展示安排得特别井然有序。组员也自信大方的汇报自己手中的资料,学会运用资料、筛选资料。
蒋慧君老师的观课点
单元导入和每课导入一样重要,在单元开启课上,教师为学生开始学习做了哪些准备及引导。
在观摩林老师的课上,看出林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第一,在这一课中,林老师运用智慧中小学平台来上课,因为是新的上课模式,林老师自己摸索如何使用平台进行小组点名等功能。第二,在导入中,林老师紧紧围绕本单元的主题“浓浓爱国情”,以艾青的名言引入,并借助艾青名言说出当时的背景资料,引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三,林老师课前让孩子们收集本单元《古诗三首》的资料,在小组中进行交流与分享,引导学生了解古诗写作背景,诗人生平及诗人描写古诗抒发的情感。从中看出林老师所有的课前准备都紧紧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在本课学习中,学会结合资料,为这一新知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
严瑜老师的观课点
教是为了不教。
今日,我有幸观摩了林师华组长的单元开启课,老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巧妙地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我深受启发。
在这节课中,教师首先通过一段引人入胜的导入,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他并没有急于将知识点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巧妙地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自主探究。学会结合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我注意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他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讨论和交流中逐步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独立地解决问题。
我认为,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的实践。教师没有将知识点当作孤立的知识点来教授,而是将它们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逐渐掌握和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灵活、更加自主地运用所学知识。
在评课过程中,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有时候,我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时候,我过于注重评价的结果,而忽略了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导向作用。今后,我将更加注重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努力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符惠芬老师的评课观点
今天的单元开启课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教学视野,也让我明白大单元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大单元教学更注重知识的整合和应用。师华老师充分利用智慧平台进行双师教学,人机结合,为我们呈现一节精彩的课堂,本节课通过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小组合作,老师引导让本单元语文素养有效落地。
陈君老师的评课观点
林师华组长为我校开启单元学习课的篇章。因为是新的课型,也为了使用智慧平台里的各种软件功能,师华组长不厌其烦地摸索,做了许多的大量的准备工作。师华组长充分利用课件让学生感观,通过让学生提前认真预习,查找相关资料。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前和查找后对课文的一个初步的认知的对比,充分感受查找资料的好处。有的小组通过查找资料互补知识。特别是有的小组分工合作特别明显,有的同学介绍诗人,有的同学介绍重点诗句的理解……小组成员通过自己查找的资料各抒己见。这对全班其他同学理解所学文章内容和体会课文的情感奠定了基础。这堂课可以让学生明确以后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可以自学,也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在今后怎么去自学。师华组长做到了真正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堂新型课为我们其他老师今后如何上好单元的开启课起到一个立意标新的作用。
钟前主任的深知灼见
双线编排,语文要素落实到位,老师抓住了爱国情怀,还要注意时间轴,由过去—近代—现代—未来。
课后各年级组备课组长,教师踊跃发言……
许校长的远见卓识
引导学生读要素注意各单元要素衔接。浏览四篇课文,激起学生学习欲望,找到文本编排意图和联系点深入思考,哪些方面需要查找资料?读懂单元主题爱国情怀,为什么爱国?内化为行动,古代诗人,现代海军战士如何报国,我们小学生如何爱国?
本次单元开启课,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框架。这样每上一次课都拿出来,基本可以回答人生哲学的三个追问中的两个追问: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知道自己在学习什么,也知道学习的这块知识处于哪个环节,目标明确,互相之间的关联点也才会体现出来,将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的串起来,才能培养学生结构化的能力。最后的单元回顾,给学生建立一个单元学习的闭环后,并对后续的学习产生期待。本节课还为其他的老师授课做很好的借鉴,让其他老师都由原本对大单元教学的模糊概念变得清晰可见!
供稿:符惠芬
供图:语文组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