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市第三小学2024年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倡议书
新闻来源:本站 时间:2024-11-28  打印本页
文昌市第三小学

规范网络语言文字

使用倡议书

前言

近年来,网络语言文字借助社交媒体迅速传播,某种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词语表达。然而,在一些网络平台也出现了网络语言文字不规范、不文明使用现象,这不但破坏了汉字的优美与严谨,而且给信息传递和知识传播带来困扰,甚至给网络空间造成负面影响。

为整治网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规范使用乱象,塑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和育人生态,中央网信办、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

一、网络语言文字的现状

网络世界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空间,各种新奇的网络语言文字层出不穷。像“酱紫”(这样子)、“蓝瘦香菇”(难受想哭)等谐音词,还有“yyds”(永远的神)、“绝绝子”等简洁却含义丰富的流行语。这些网络用语在年轻人的交流中广泛传播,它们用独特的方式表达着情感和态度,为网络交流增添了不少趣味。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过度使用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容易以讹传讹,可能会影响我们对传统语言文字的理解和传承,不利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提升。一些生造的词语和随意简化的表达,让语言失去了原有的精确性和丰富性。另一方面,不规范用字会增加信息接收难度,更会误导未成年人,给学校的语言教学造成不利影响。对各类机构而言,不规范用字会削弱发布内容的严肃性、权威性。

面对现今“网络用语”的流行,人民日报也指出:“网络时代,出现网言网语很正常。但是,网言网语不等于奇言怪语,也不等于胡言乱语,更不等于污言秽语。”“玩梗需要智慧,比如有时得会抖机灵,有时得会说金句,有时还需要有创新。”

微信截图_20241128171123.png

二、不规范语言文字的影响

 学习方面

知识理解偏差:可能干扰对正确字词含义、语法规则的理解,在书面写作时难以写出规范、高质量的作文,不利于写作能力提升,影响语文等学科知识的准确掌握。

思维发展方面

逻辑思维影响:不规范表述可能使思维缺乏严谨性,难以清晰准确地组织和表达想法,阻碍逻辑思维培养。

社交方面

沟通误解:在正式场合或与不同人群交流时,使用不规范语言文字易造成他人理解困难,产生沟通障碍和误解。

 文化传承方面

传承受阻:不利于对传统规范语言文字及背后文化内涵的传承,削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三、规范网络语言从我做起

尊敬的老师、家长和亲爱的孩子们:

在这个信息爆炸、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知识的海洋,沟通的桥梁,也是文化的窗口。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一些低俗、粗鄙甚至有害的“恶俗烂梗”也在悄然滋生,侵蚀着我们的精神净土。因此,文昌市第三小学在此发出倡议,呼吁全体师生及家长们共同行动起来,规范网络语言文字的使用,弘扬正能量,共建清朗网络空间。

 1 树立文明意识

全体师生及家长应树立语言文字文明意识,锤炼“火眼金睛”,保持清醒头脑,不盲目信谣、不肆意传谣、不恶意造谣。坚持依法上网、用网,不传播网络黑话,坚决抵制不文明用语、不规范用字等网络信息,使用网络文明语言,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2自觉规范用语

加强语言文字规范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及家长的语言文字素养。坚持文明上网,不制作歪曲音、形、义的网络内容,不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积极主动使用规范语言文字上网,对于身边存在的不规范使用网络语言文字的行为,要积极进行引导和纠正,共同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还网络一片语言文明净土。

 3强化监督整治

建立语言文字规范监督机制,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活方式,坚决抵制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不良信息,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之风。对发现的不规范、不文明语言文字现象进行及时整治,确保语言文字环境的纯洁与规范。督促身边人做好网络文明用语,防范不文明网络行为,维护正常的网络运行秩序,促进网络健康发展。 

4当“啄木鸟”,共同监督

鼓励师生、家长共同加入“啄木鸟行动”,积极走进社会,查找住所周边的街道、公共场所的不规范用字,对街牌、指示牌、广告牌等用字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有繁体字、错别字、故意使用谐音的字,做好记录,礼貌地与相关人员沟通,希望能够将错别字更正过来,为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5终身学习,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去芜存菁,以身作则,增强对网络语言文字的辨识能力和审美水平,培养正确的价值判断力时。同时,积极参与网络文明建设活动,传播正能量,做网络文明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网络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延伸,每一位公民都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用我们的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网络成为传播文明、促进交流的美好场所。让我们携手并进,为构建文明、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贡献力量。

文昌市第三小学

2024年11月28日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