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课堂 赋能成长——文昌市第三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研活动
新闻来源:本站 时间:2025-03-24  打印本页
深耕课堂

赋能成长

文昌市第三小学

三月,校园成了大自然的诗笺。风携花香,轻吻枝头新芽;暖阳倾洒,点亮似锦繁花。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于第五周周二上午,我校以“深耕课堂,赋能成长”为主题,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开启了三年级语文教研活动。此次活动如春日暖阳,为语文教学注入新活力,助力教师们在教育之路上深耕细作,茁壮成长。

活动流程如下:

1.符微老师进行课例展示,围绕《鹿角和鹿腿》第二课时展开教学。

2.张召香老师针对符微老师所展示的《鹿角和鹿腿》课例,进行全面且深入的分析点评。

3.三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围绕《鹿角和鹿腿》这一课例展开复盘讨论。

4.林青云老师组织开展AI学习活动。林老师将为大家介绍并现场演示AI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为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注入新的活力。

在三年级语文组曾广丽老师富有亲和力的主持下,本次教研活动有条不紊地拉开了序幕。

课例展示

符微老师和三(5)班的孩子们一起兴致勃勃地开启了《鹿角与鹿腿》这场妙趣横生的教学之旅。

符微老师在教学时,以复习词语、句子导入,唤起学生对鹿对角和腿不同态度的记忆,引发好奇,开启新课。精读环节,学生朗读5-7自然段,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情节,通过想象鹿逃生时的心理活动,体会其心情,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小组讨论中,学生探讨鹿角和鹿腿的重要性,在交流中明白事物各有价值,应全面看待。随后,同桌间依提示练习讲故事,提升表达能力。

在“小组讨论,探讨寓意”环节,学生们的热情瞬间被点燃。他们迅速围坐在一起,小小的脑袋凑在一起,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求知的光芒,就像一群探索宝藏的小探险家。围绕着“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最重要的”和“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这两种观点,一场热烈非凡的讨论就此展开。

在热烈的课堂氛围中,各小组踊跃上台展示。他们围绕“鹿角和鹿腿谁更重要”这一话题,分别阐述两种观点。组员们条理清晰地讲述美丽鹿角在彰显魅力方面的重要性,并着重强调实用鹿腿助力逃生的关键作用。他们在台上自信表达,分享见解,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让这一讨论变得精彩纷呈。

借助智慧平台的抽签功能,幸运被选中的学生有序走上讲台,生动地复述《鹿角和鹿腿》的故事。台下同学认真聆听,待其讲述完毕,纷纷踊跃发言,从情节完整性、语言流畅度到情感表现力等方面提出诚恳建议。在一来一往的互动中,大家的语言表达能力稳步提升,对故事的理解也愈发深刻。

课例分析

张召香老师针对符微老师所展示的《鹿角和鹿腿》课例,进行全面且深入的分析点评。

《鹿角和鹿腿》是一篇故事性、教育性兼具的童话。符微老师围绕它开展的教学,亮点突出。

教学目标设定精准,涵盖知识、能力与情感。知识上聚焦第五至七自然段理解故事;能力上培养学生依据提示讲故事的表达能力;情感上助力学生学会全面看待事物。教学重点在于提升学生语言表达,难点则是让学生领悟故事寓意。

在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后,符老师引领学生自由朗读关键段落。在“品读丛林逃生,重识鹿角鹿腿”环节,学生通过朗读了解鹿在逃生时对角和腿的新看法。符老师巧妙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情节,比如展示鹿在逃跑过程中鹿角和鹿腿分别起到的作用,让学生更直观地把握故事脉络。更是在想象练说话让学生融入故事,小组讨论引导多角度思考,讲述故事锻炼表达。最后,学生针对“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最重要的”和“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这两种观点展开热烈讨论,符老师适时引导,让学生明白事物各有价值。

这堂课借助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理解故事、提升能力、明白道理,达成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复盘环节

三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围绕《鹿角与鹿腿》这一课例展开复盘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老师们各抒己见,通过思维的碰撞与交流,不断优化教学思路。

温才云老师的发言:

我关注的是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在该环节,符微老师的亮点颇多。

在《鹿角与鹿腿》的授课中,符微老师对于“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这一环节进行了有效的优化。相较于第一次磨课,此次授课中教师精简了需要学生复习朗读的词语和句子数量,明显提升了课堂效率和时间管理能力,使得整个课堂节奏更加紧凑高效。

在复习词语方面时,符老师精准地挑选了与新课内容紧密相关的几个关键词,既巩固了旧知,又没有拖沓课堂进度。而在复习句子环节,符老师则巧妙地选取了能够概括故事前半部分主旨的两个核心句子,通过这两个句子的回顾,迅速唤醒了学生的记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符微老师的过渡自然流畅,通过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顺势导入新课。这样的导入方式既节省了时间,又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林恋组长的发言:

在符微老师《鹿角和鹿腿》的教学片段中,从自由朗读到思维导图构建,一系列环节展现出清晰的教学思路与以生为本的理念,亮点突出。

朗读环节设计巧妙,通过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第5-7自然段并思考特定问题,给予学生充分自主阅读的空间,能有效调动学生主动探究文本内容的积极性,为深入理解鹿对自己角和腿的态度转变奠定基础。

引入思维导图这一工具是该教学片段的一大亮点。齐读第7自然段后,让学生完成学习单上的思维导图,契合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认知特点,将课文中复杂的故事情节和鹿的情感变化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在学生填写过程中教师巡视,既能及时给予个别指导,又能把握整体学情。随后师生共同梳理思维导图,这一互动环节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深化对课文内容的认识,掌握概括、归纳等学习方法。

林青云老师的发言:

我关注的点是鹿在逃生过程中的心情这个环节,这段教学主要聚焦鹿在逃生的过程中的心情体会。我觉得这个设计很有亮点,很巧妙。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句子,通过鹿的动作和神态想象鹿心里的想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且组织同桌讨论,促进学生交流互动。随后的练说环节,孩子们都说得很好,如:“狮子来了,赶快跑。”“不好,狮子捉我来了,快跑……”“我要赶快挣脱这两只角。”等等,孩子们都能代入鹿的角色,将情感体验与语言表达训练相结合,符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感和表达能力培养的要求。

我个人觉得这个环节主要有以下几点:

1.符老师在这一环节完成比较仓促,没有舍得多花点时间让孩子们说,没有更深入体会,老师可以适当增加互评环节,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碰撞。

2.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除了文字描述,可引入相关的音频、视频等资料,如利用多媒体展示鹿逃生的动态画面,让学生更直观感受情境,加深心情体会。

3.在交流环节后,引导学生思考鹿的这种心情变化对故事的主题作用,或者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类似的紧张、惊恐、庆幸等情绪体验,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

李娜老师的发言:

符微老师这堂课,小组合作环节的设计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紧扣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并在学生的探讨和老师点拨中有效突破理解故事寓意这一教学难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课堂上,符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明确,还在学习单上给出了小组汇报的格式,降低了学生表达的难度,让学生的交流汇报思路清晰,说话有条理,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学生讨论汇报之后,符老师及时引导学生总结故事的寓意,并小结学习寓言故事方法,将学生的零散讨论上升到理性认知高度,提升阅读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深度阅读习惯。

总的来说,符老师小组合作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合理,学生的学习效果突出,值得学习借鉴。

张召香老师的发言:

讲述故事教学环节,旨在通过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加深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优点:

1.互动性强:通过同桌练习和互相提建议,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2.培养表达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和口头表达能力。

3.加深理解:通过讲述故事,学生需要理解故事的情节和角色,这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

4.激发创造力:学生可以根据提示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生动的语言来描述故事,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5.评价机制:通过师生共评,学生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表达。

黄志坚老师的发言:

一、教学目标明确,紧扣单元主题

本课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围绕"寓言故事的寓意理解"和"联系生活实际谈启示"展开,与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寓言单元"的语文要素高度契合。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比鹿角与鹿腿的不同价值,帮助学生理解"事物各有长短"的核心寓意,既落实了语言训练,又渗透了辩证思维的培养。

二、教学设计层层递进,注重思维引导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以"森林选美大赛"创设情境,通过图片对比鹿角的美丽与鹿腿的"丑陋",迅速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为后续讨论埋下伏笔。

2.问题链驱动,深度探究

围绕"鹿角和鹿腿谁更重要"设计主问题,通过"为什么鹿会改变看法?""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等子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细节(如逃生情节)进行心理分析,逐步突破"外表与实用"的辩证关系。

3.联系生活,迁移运用

教师巧妙设计"我的优缺点卡片"活动,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启示,将寓言哲理转化为生活智慧,体现了"语文即生活"的理念。

三、教学方法灵活,课堂互动高效

1.角色扮演,活化语言

通过分角色朗读鹿的心理独白,学生在共情中体会寓言的讽刺意味,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2.小组辩论,思维碰撞

"鹿角派vs鹿腿派"的辩论环节将课堂推向高潮,学生在有理有据的表达中深化对寓意的理解,同时培养了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建议:

辩论环节可延长时间,让更多学生参与观点阐述,进一步深化思维训练。

复盘环节落下帷幕后,老师们意犹未尽,即刻围绕这堂课展开了深度交流。大家沉浸在浓厚的教研氛围之中。

AI学习

林青云老师引领大家走进前沿科技领域,讲解即梦AI文字生成视频的学习。林老师介绍道,即梦AI作为剪映旗下的产品,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与方法。仅需简单输入文字描述,就能生成流畅、自然的视频片段,这一特性可将课文中的经典场景具象化。比如在讲解《鹿角与鹿腿》时,老师能通过输入相关文字,展现鹿在丛林中奔跑,鹿角晃动、鹿腿疾驰的画面,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故事氛围。

钟前主任总结

钟前主任总结:

一、亮点:符微老师的这节课呈现出了深度、趣味与素养的融合。

1.注重情境创设,在引导学生体会鹿逃生心情时,通过出示想象练说内容,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鹿的心理,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代入感。

2.板书设计简清明了,将鹿角和鹿腿的特点直观呈现,有助于学生梳理内容、把握重点。

3.在教学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探讨:基于文本特色,设计寓言教学。

1.紧扣单元目标,理解文本特色。活动可以围绕找道理——悟道理——说道理展开。

2.抓住人物心情,感悟故事道理,只有充分理解小鹿的前后三次心情变化,才有最后的感悟道理。

3.复述寓言故事,梳理寓言框架。

春日短暂却美好,教研之路漫长但充实。此次活动虽已接近尾声,但它是我们教育征程中的一个新起点。愿我们都能像春日里努力生长的万物,将本次教研的收获转化为成长的养分,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深耕细作。期待未来,我们能在一次次的教研活动里,继续收获知识,提升自我,共同书写语文教育的绚丽篇章,让每一堂语文课都如春日般温暖且富有希望。

供稿:温才云

供图:语文组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