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竞风采 课堂绽芳华——文昌市第三小学2025年“青蓝工程”青年教师赛课活动第一期
新闻来源:本站 时间:2025-05-15  打印本页
杏坛竞风采

课堂绽芳华

文昌市第三小学

为加快提高我校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检验青蓝结对帮扶效果,5月6日,“青蓝工程”青方语文教师优质课比赛在笃行楼六楼报告厅拉开帷幕。来自一、二年级的两位语文教师参加第一期赛课活动,呈现出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学盛宴。

许小丽副校长莅临指导。

本次活动由林金玉老师主持。

课例1《看图写话》

张晓敏老师执教的看图写话课,注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理解图中所展现的四要素,并通过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张老师通过本节课的讲解,训练学生的看图写话思维,提高学生整体的写作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张老师通过微课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多幅图片,理解图片所表达的情节和主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在张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步步深入,学会“有顺序地看,有条理地说,有格式地写”。

课例2《我想养的小动物》

陈太春老师执教《我想养的小动物》看图写话课,重点按一定的顺序写出画面内容,帮助学生积累关于小动物的词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陈老师善于启发学生感受语言之美,学生们能够表达出对不同小动物的感受,体会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陈老师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多幅图,能够有条不紊地指明观察顺序,使学生能迅速抓住重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整堂课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课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设计符合二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

《看图写话》课例解析

一年级语文组长黄云老师在《看图写话》课例解析中谈到,张晓敏老师在授课中关注到教学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唤醒学生的积极性,在写话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书写习惯。二是教学的情景化。引导孩子们观察画面,创设情景展开有趣的想象。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能够自评互评,实现教学评一脉相承,为以后的习作教学做好铺垫。

《我想养的小动物》课例解析

二年级梁意雅老师针对《我想养的小动物》进行课例解析。梁老师在分享中强调,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是作文起步阶段的基础,是培养孩子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基础。看图写话,要从儿童出发,老师重点要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去表达,充分尊重儿童,从儿童立场出发,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

本次评分采取跨年级交叉评分机制,确保评分工作程序规范、结果真实可靠,切实发挥评分工作的导向作用。

现场点评

语文教研组长符丹汝老师针对本次青蓝工程优质课比赛进行点评。符老师认为此次比赛展现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活力,尤其在师徒共研、学生主体性实践等方面成果显著。未来需进一步推动语文课堂向“三定五学”模式转型,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为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供可持续动力。

青蓝携手,师徒同心。“青蓝工程”是传承,是责任,更是担当。此次青方教师优质课比赛既是青年教师的个人风采,亦是师徒精诚合作的集体智慧。相信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能秉承终身学习的态度,通过不断的打磨和历练,踏一路芬芳,获一路成长。

供稿:陈玉君

供图:语文组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