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思同行
文昌市第三小学
为推动教师间的阅读交流与教育理念碰撞,2025年6月17日,一场以“墨香润教 研思同行”为主题的教师阅读分享活动在笃行楼六楼举行。六位语文教师依次走上讲台,结合自身阅读实践,分享了与教育、文化、成长相关的书籍感悟与思考,现场氛围热烈而专注。
美丽的主持人符静老师宛如一颗璀璨星辰,闪耀在阅读分享的舞台。她以温柔且极具感染力的声音,开启了本次知识之旅。盈盈笑语间,仿佛有股无形的力量,将我们带入书海,一同探索未知的精彩。
吕芳老师:
以生命灯火点亮教育初心——《点亮生命灯火》阅读分享
吕芳老师阅读了于漪老师的《点亮生命灯火》,如沐春风,深受触动。她说书中字字句句饱含教育智慧与深情,于漪老师对教育事业的赤诚、对学生成长的倾心付出跃然纸上。于漪老师以生命影响生命的理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心灵的滋养与点亮,激励我们在教育路上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王燕虹老师:
自由生长的教室——《一间自由生长的教室》阅读分享
王燕虹老师聚焦《一间自由生长的教室》,书中班级文化建设与美好师生关系,令人羡慕更促人思考践行。班级文化可借鉴“区别对待”,挖掘差异定制成长路径;教师可当“戏精”,借趣味互动、细微沟通,让班级成有爱有成长力的磁场,让师生关系在理解共情中升温。教育当因“人”施策、寓教于乐,助力师生双向奔赴。
黄妫萍老师:
教育可以更美好——怀特海《教育的目的》阅读分享
黄姽萍老师分享《教育的目的》及自己对教育本质的再思考。她特别介绍了怀特海的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要激发学生自我发展,尊重个体差异,唤起好奇心与判断力。教育应关注生活,让学生在理解与实践中,拥抱、创造生活,让智慧之光点亮生命。
严瑜老师:
穿越时光 探寻古人的生活智慧——《古代人的日常生活》阅读分享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这本书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和严谨的历史知识,详细介绍了古人的衣食住行、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这本书把正史典籍、出土文物与市井笔记相结合,还原了古人的真实生活。严瑜老师讲得生动有趣,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屏幕上交替呈现的“古今同构的生命诗学”对比内容(如宋朝外卖与现代保温箱、铜壶滴漏与“一盏茶”计时),将理论分享与文化共鸣有机结合,进一步拓宽了教师们的阅读视野。
蒋慧君老师:
掌握沟通艺术 点亮语文教育之光——《老师如何与中小学生对话》阅读分享
蒋慧君老师分享的《老师如何与中小学生对话》,聚焦教育对话关键维度,从重要性到实践方向,为教师沟通教学提供清晰指引,助力理解对话艺术、明确使命责任,对提升师生交流与教学质量具实用价值。
林青云老师:
唤醒儿童读写能力的教育艺术——《儿童读写三十讲》阅读分享
林青云老师分享《儿童读写三十讲》,从阅读本质、故事价值到海量阅读路径,剖析儿童读写能力培养要点。结合案例,清晰传递教育理念,为提升儿童读写素养提供实用思路,助力教师探索教学新方向。
符娴燕老师谈感受:听了老师们的分享,收获很多。尤其是严瑜老师读的《古代人的日常生活》。让我们在开怀大笑间,了解到古人的生活。广泛阅读,能拓宽知识面,让我们在教学中更有底气。只有自身学识丰富,学生才会打心眼里佩服,也才能更好引领他们在阅读与知识海洋里遨游。
史飞老师谈感受:听了各位老师的读书分享,我深深感受到读书的力量。它是精神成长的养分,能借故事拓宽认知、助力成长,以海量阅读培育语感。愿我们以书为翼,让读书的力量,照亮教学与成长之路,滋养师生心灵。
陈太春老师谈收获:黄姽萍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怀特海的教育观点,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教人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学,避免一刀切的教学目标。
领导寄语
许校在会上对老师们的阅读热情给予高度肯定,特别强调阅读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她鼓励老师们拓宽阅读视野,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书籍,通过持续学习不断充实自我。许校指出,教师只有自身保持浓厚的阅读习惯和广博的知识储备,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成长。希望每位老师都能投入更多时间阅读,坚持做批注、写思考,在阅读中沉淀,在思考中进步。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教育理念的碰撞与升华。六位老师以书为媒,用真诚的分享传递了阅读对教育的深层意义——它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唤醒与成长的陪伴。未来,学校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让阅读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成长的重要推动力。
摄影:黄妫萍 林晶晶
审核:符丹汝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