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思共进
文昌市第三小学
本学期,语文教研组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核心,在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我校语文学科教学实际,选择“真实、有效”的教研主题,以研促教,立足课堂,努力实现“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让学习真发生,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9月23日我校二年级语文组在学校教研处的指导下开展了年级组教研活动。
为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提高教学效果,实现资源共享。二年级全体语文老师齐聚一堂,针对如何落实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进行了热烈的研讨。老师们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分享教学思路,提出教学建议,共同完善教学设计。
一次次备课,一遍遍试教,一回回修改。磨课,是教研路上的常态。在磨课过程中,老师们相互听课、评课,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堂提问的设置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提出改进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为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努力打造高效的课堂,继续推进协同课堂教学研究,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中心的教研,立足校情开展教研活动。在这幸福的语文世界中,每位语文老师们课前的期待,课中的满足,课后的留恋,都令大家回味无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彩的课堂。
课堂上林老师安排了丰富的朗读活动,包括检查预习读文、小组读诗歌等,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落实了朗读要求。学生们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展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
林云老师的课堂以基础落实为重点,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生字和课文内容。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聚焦本课生字,通过随文识字的方式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生字,基础落实到位。在阅读环节,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梳理内容,初步达成单元朗读与理解目标。
陈太春老师的课堂聚焦阅读深化与表达运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课堂上,老师紧扣单元"理解课文内容"要素,通过图文结合、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蒲公英、苍耳等植物的传播“办法”。
学生们积极参与小组讨论,通过互助合学提取关键信息,并借助动画、图片等深入分析植物传播种子的过程。课堂氛围专注而活跃,学生们不仅能说清原理,还能联系生活补充其他植物,达成了阅读目标。在表达实践环节,老师落实单元"仿写"要求,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课堂上,白板展示了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黑板上也呈现了植物相关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课文知识。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课堂氛围浓厚。
最精彩的环节,老师们的评课。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互相交流,讨论激烈。老师们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参与度等方面对展示课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刘智琪老师
林云老师第一课时:识字聚焦本课生字,基础落实到位;阅读初读课文梳理内容,初步达成单元朗读与理解目标;符合第一课时侧重基础的定位,要素完成贴合课时要求。评价陈太春老师第二课时:阅读深化紧扣单元“理解课文内容”要素,通过图文结合、小组讨论,分析蒲公英、苍耳等的传播“办法”,多数学生能说清原理,还能联系生活补充其他植物,达成阅读目标;表达实践落实单元“仿写”要求,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主题升华让学生体会自然奇妙,呼应单元情感目标,整体聚焦阅读深化与表达运用,贴合第二课时定位,单元要素完成度高。
梁意雅老师
第一课时林云老师的课堂,在“互助合学”环节,安排了检查预习读文、小组读诗歌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落实了朗读要求。陈太春老师第二课时的课堂,通过互助合学让学生提取苍耳、石榴、豌豆传播种子的关键信息,又借助动画、图片等深入分析它们传播种子的过程,很好地落实了相关问题。
史飞老师
两位老师在“随文识字”方面做得很不错,把字和它所在的语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林云老师在学生读到课题时认识“植”字,学习蒲公英传播种子时认识“准备”和“送给”,理解小伞兵飞走的画面时认识“纷纷”。陈太春老师在教学“苍耳”时,通过动画和提问让学生体会“挂住”这个词的准确;学习石榴时引导学生思考“钻”字用得好在哪里;学习豌豆时通过对比“炸开”和“裂开”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作者用词的精准。这种做法让学生不仅认识了字,更理解了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表现力,是一种深度学习。在写字方面两位老师指导也非常到位,先让学生观察要写的字的结构、田字格里的占格、关键笔画,识字和写字的教学都很扎实。
陈晓欣老师
关注设计了怎样的环节完成教学目标及效果。第一课时生字教学,通过导入识“植”,学句式识“如”,小组合作识“准备”“送给”等环节,语境识字不枯燥,书写指导聚焦要点,学生易掌握;理解“纷纷”环节,播放蒲公英传播视频,提问引导理解,再让学生结合生活用“纷纷”造句,视频降低理解难度,造句检验掌握情况,效果好;句式运用环节,学课文时引导用“如果……就……”造句,理解“纷纷”后单独设计造句任务,结合语境与生活,学生表达灵活,目标基本达成;了解蒲公英传播方法环节,小组合作分工,后上台汇报,分工明确,学生能主动提取信息,目标达成度高。第二课时书写“胆”“肚”环节,10分钟书写指导,提示观察要点,学生书写后师生评价,时间充足,反馈及时,学生书写更规范;了解植物传播方法与体会用词环节,苍耳(看动画、读文)、石榴(看图片、提问)、豌豆(对比动画、读文),分别体会“挂住”“钻”“炸开”,直观素材+提问,学生清晰了解方法,体会用词准确;仿写环节,读课文后出示图片与动词,小组合作仿写小诗,仿写有支架,小组合作激发思维,目标基本达成。
本次评课聚焦多节课程,从不同维度展开。肯定了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的多元尝试,如小组讨论、图文结合等,能激发学生兴趣与思维;也关注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总之,“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惑”。本次教研活动让我们认识到,在语文教学这条路上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很多很多。在我们身边有着很多的优秀的老师,从她们身上我们学到了方方面面的东西。让我们一起在今后的语文教学这条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远吧!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