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未来
浩渺宇宙,繁星闪烁,人类自古以来便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科技的发展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类前进的道路。如今,我们正站在新时代的起点,科技之光已照亮未来之路,引领我们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2025年10月7日下午,文昌市第三小学四(3)班的8组家庭走进文昌航天科普中心,开启了一场名为“科技筑梦 点亮未来”的亲子研学之旅。

第一项 了解航天基础知识
走进指控大厅,蓝光流转,大屏幕上正回放着火箭发射的震撼瞬间。讲解员站在前方,为小朋友们讲述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壮阔历程。从火箭零部件的组装,到平放测试,再到缓缓运往发射塔架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像是一首精密的交响曲。小朋友们听得入神,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火箭为什么是分级的?”“宇航员在太空会晕吗?”讲解员笑着一一解答,那一刻,科学的种子已悄然种在了小朋友们的心中。




第二项 实物展示的视觉冲击
在展览馆里,小朋友围在了钱学森先生的蜡像前。他身着中山装,右手微抬,仿佛正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空气动力学的奥秘。黑板上模糊的公式像是一串串通往宇宙的密码。这位“中国航天之父”,用一生的坚守与智慧,托起了中国的飞天梦。伟大的梦想,从来不是凭空而起,而是由无数个日夜的坚持与热爱铸就。



展馆另一处,小朋友们看到了真实的火箭残骸和长征系列火箭的模型,银白的箭体泛着冷光,像一位沉默的巨人,诉说着一次次冲破大气层的壮举。旁边展柜里静静躺着钱学森先生的手稿,字迹工整,公式密布,仿佛能听见纸页间回响着那个年代的坚定脚步。那一刻,科技不再是课本上的名词,而是有温度、有重量的真实存在。





第三项 沉浸式体验火箭发射
最让人兴奋的,是沉浸式体验舱。小朋友们站上平台,脚底突然传来震动,抬头望去,穹顶屏幕瞬间化作浩瀚星空。火箭点火,轰鸣声震耳欲聋,小朋友们仿佛真的被推离地面,穿越云层,飞向深空。“上太空啦!上太空啦!”不知谁喊了一声,大家忍不住笑了起来,却又紧紧抓住栏杆,生怕被甩出地球。那一刻,小朋友们既惊奇又喜悦。


随后小朋友们来到了未来的火星基地,橙色的地表上,银白色的建筑群静静矗立,太阳能板如花瓣般展开,机器人在沙地上缓缓移动。空中掠过穿梭的飞行器,远处的地平线泛着奇异的光晕。小朋友们看得目不转睛,都在感叹着科技带来的震撼之美。普通人上太空的梦想,不再那么遥不可及。



突然,警报声响起:“警报!警报!请立即返回基站!”屏幕上的画面剧烈晃动,模拟的冲击波席卷而来。小朋友们惊呼着“快跑”,却又忍不住回头多看一眼那虚拟的危机场景。这不仅是一场游戏,更是一次对航天员日常的深刻体验——他们在太空中的每一秒,都与风险并行。敬意,就这样悄悄在心里生根。





第四项 遥感沙盘互动
在科普互动区,小朋友们玩起了“遥感沙盘”。轻轻拨动沙堆,高度变化时,投影的颜色也随之改变,绿色是平原,黄色是丘陵,蓝色是湖泊。原来,卫星就是靠这样的原理“看”清地球的每一寸肌肤。小朋友们一边堆沙造山,一边听讲解员解释遥感技术如何用于防灾、农业和城市规划。这哪是玩沙?分明是在用双手触摸科技的脉搏。



第五项 享用下午茶
走出科技馆,阳光洒在脸上,暖洋洋的。小朋友们在海边的餐桌旁坐下,纸盒餐盒里是简单的点心,却吃得格外香甜。家长们笑着聊天,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复述着刚才的见闻,笑声随海风飘远。这顿下午茶,不只是填饱肚子,更是梦想的休憩站——让小朋友们在启程前,好好回味那一场关于星辰的梦。



从震撼的火箭发射实景,到钱学森事迹的深情回望,再到太空舱沉浸式升空、火星基地危机模拟与遥感沙盘动手实践,把航天知识化作亲子共学的鲜活课堂。孩子们轻抚真实火箭残骸,感受科技温度;在警报声中体验航天风险,油然而生敬意。带着对星辰大海的无限向往,亲子研学圆满收官,梦想已悄然升空。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