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昌江、澄迈、三亚连续发生三起学生交通安全事故,造成3名学生死亡。
安全教育是我们永恒的话题,而交通安全教育也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事项,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保障孩子的健康和安全,为了让孩子从小知安全、讲安全,提高交通安全意识,规范安全出行行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关于交通安全教育的知识吧!
认识交通标识
交通安全标志是用图形符号和文字传递特定信息,用以管理交通、指示行车方向以保证道路畅通与行车安全的设施。
安全教育
步行篇
不在马路上玩耍嬉戏
孩子身高低,汽车在侧方停车或倒车时,后视镜及倒车雷达容易有盲区,如果此时在旁边玩耍容易发生危险。
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无论游戏多么有趣,都不可到马路上玩耍,小区内的行车道同样如此。
牵着孩子过马路
孩子的视觉感官尚未发育完善,不能准确估算出汽车的时速和距离,容易在道路步行中遭受伤害。
家长带孩子过马路时,要做到以下2点:
1.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不闯红灯;
2.即使是走人行横道过街时,也不要松开孩子的手。家长要注意观察路况,防止发生意外。
(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儿童使用成人安全带、抱着孩子坐副驾驶、将儿童安全座椅安装在副驾驶等做法均不正确,而且很危险。
注意!12岁以下的儿童乘车时,需使用专业的安全座椅,并且将座椅固定在后排,给孩子系好安全带。年满12岁及以上孩子,可使用成人安全带。
天窗观景不可取
家长驾车带孩子外出游玩时,一些孩子会把头探出车窗,或站在车内将头伸出车顶天窗看风景,这样的行为存在很大安全风险。
正确的做法是,同上一条所述,让幼儿坐在后座并使用儿童专用的安全座椅。遇到堵车等情况时,家长要安抚好烦躁的孩子,不要让孩子在车里向外探身,也不要让其独自下车玩耍。
不在公交车内嬉戏
乘坐公交车时,把头探出车窗外、在车厢内打打闹闹、站台候车时推推搡搡等行为都很危险。家长要为孩子灌输安全出行的常识,避免出现危险情况。
不让孩子站在电动车前踏板上
不少家长在骑车时,会让孩子站在车前的踏板上。这样会影响家长视线,刹车时孩子身体前倾,危险性高,应让孩子坐在后座上。
坐车时,家长应告诫孩子要双手抓好、双腿夹紧,行车途中不要放松,一定要戴上安全帽。另外,不要用带子绑住自己和小孩,两人绑在一起会增大危险性。
摩托车、电动车安全出行篇
“一带一盔”安全行动
家长骑行摩托车、电动车接送孩子时要佩戴安全头盔、规范佩戴头盔,为搭乘摩托车、电动车的孩子也佩戴安全头盔,同时骑车时自觉做到“戴头盔、不超员、不酒驾、不逆行、靠右行”。
文昌市教育局
关于中小学交通安全出行
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
您好!让孩子平安健康成长是家庭、学校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请家长们高度重视,与孩子一起认真阅读此信,切实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同时也敬请各位家长(监护人)务必承担起对孩子的监护责任。
一是请各位家长树立安全出行的良好榜样,做好对孩子交通安全教育监管,确保孩子出行平安。
教育孩子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穿越马路和过路口,要走人行横道线,特别注意过往车辆,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教育孩子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不要在道路上相互追逐、打闹、嬉戏,不要边走边看书或手机。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做到“绿灯行,红灯停”,在没有交通民警指辉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教育孩子出行不搭乘农用车、货运三轮车及无牌无证车、黑车、报废车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车辆,家长在骑乘摩托车或电动车时要正确佩戴安全帽,并提醒孩子乘坐摩托车或电动车时要正确佩戴安全帽,树立良好榜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二是请各位家长禁止孩子驾驶摩托车、电动车上下学(上路)。
为汲取近期昌江、澄迈、三亚连续发生的三起交通安全事故,造成3名学生死亡的深刻教训,严防确保中小学生的安全,我市全面禁止中小学生驾驶电动车、摩托车上下学(上路)。令人不安的是,我市部分家长安全防范意识低,仍然无视安全风险向孩子提供电动车甚至摩托车上下学或外出,这是亲手把孩子置于危险境地的失职行为!孩子很可能成为交通事故的受害者。为了您孩子的人身安全和家人的幸福,恳请您履行好监督教育责任,严禁孩子驾驶摩托车或电动车上下学或外出。
三是请各位家长配合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市小汽车、摩托车、电动车拥有量急剧增多,而目前我市市级公路仍相对窄小,交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请各位家长要让孩子积极参与我市开展的“道路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活动,教育子女出门要遵守交通规则,家长朋友要与学校一起携手,共同筑牢孩子们的安全防护网。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们期盼您能与我们互相配合,加强教育,共同监督,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体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请各位家长朋友
认真阅读以上《一封信》的内容并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