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两位院士 传承英雄精神——文昌市第三小学开展缅怀袁隆平院士、吴孟超院士主题活动
新闻来源:本站 时间:2021-05-25  打印本页

深切缅怀

国之伟人

5月22日,举国皆悲,这一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双双离开了我们。举国同叹、世人哀悼,正反映出他们在国人乃至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

为缅怀国士,学习他们奉献祖国的精神。5月24日清晨,我校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升旗仪式。用实际行动怀念两位国士,汲取他们的奋斗精神,教育和鼓舞广大师生努力拼搏,实现梦想。

少先队辅导员林娟娟总体讲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和“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的先进感人事迹,介绍了两位国士光辉璀璨的一生并主持了全校师生集体默哀三分钟的活动。

袁隆平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长期奋战在农业第一线。袁隆平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如今,水稻高产的梦想变成现实,杂交水稻也在印度、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国家大面积种植。面对外国人“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的质疑,袁隆平决心向“饥饿恶魔”挑战;为了实现梦想,袁隆平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让外国人惊叹“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是中国科学家对人类、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对历史、对文明的贡献。

吴孟超院士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吴孟超曾说:“即使有一天,倒在手术室里,也将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从医70多年,吴孟超完成了1.6万余台肝脏手术,自主创新了30多项重大医学成果,推动中国的肝病医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使我国肝脏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手中握刀,游刃肝胆,精准无误;满腔热忱,守望初心,矢志不渝。这是医者仁心,也是一名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挚爱守护。

科学家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坚守着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底色。1953年,23岁的袁隆平立下誓言:“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这位“看上去更像农民”的科学家,“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把挽救病人生命作为毕生追求的吴孟超,视病人如亲人,冬天查房,他会先把听诊器焐热了再使用。吴孟超常说:“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一切为了人民,他们以满腔热血和激情,尽好一份责任、捧上一份心血,生动诠释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他们身上最闪光之处,就是心中时刻装着国家和人民,让科学家精神熠熠生辉。

两位院士都是以身许国、品行高洁的科学家,是名副其实的民族脊梁,他们的贡献和事迹永远铭刻在共和国史册上。

让我们为两位院士集体默哀三分钟

默哀毕,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两位伟大的院士!全校两千来名师生参加了仪式,深受教育和鼓舞。

最后,王平校长再一次和同学们传达两位院士的精神。虽然他们离开我们,但他们的巨大贡献将永远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他们的名字镌刻在了祖国事业的光辉史册里,他们的名字也将永久地进入中国人民的国民记忆。

“一稻济天下,肝胆两昆仑。”斯人已经远去,但留给这个世界的精神遗产永远不会淡去。心中有国有民的人,人民永远记住他、怀念他,把他放在心中。当我们仰望宇宙中的小行星时,会想起吴孟超、袁隆平,他们星光璀璨,永不暗淡;他们照耀我们前行的路,永不停歇。

一稻济世,万家粮足。

披肝沥胆,医者仁心。

国士无双,愿世间如你们所愿,医食无忧!

痛悼!

双星陨落!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