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效课堂
为了探索在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科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做到减负,我校全面推进“协同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开展了老师们走进课堂随堂听、展示课的听课评课教学活动。
一年级组:
2022年3月2日,邢文丹老师为了第四周的展示课进行磨课,课题《分类与整理》。
课前老师们集体备课,讨论如何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及导学案的制作。
2022年3月4日,冯核老师的随堂听,课题《分类与整理》。
课后,老师们积极交流意见,总结经验,一起完善课堂教具,真正做到“师师协同”。
二年级:
云曼芬老师磨课。课题《轴对称图形》。
课前老师们集体备课,讨论本节课的重难点及导学案的制定。
课后,老师们积极交流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完善课堂细节。
课堂展示环节
2022年3月9日,我校数学组在笃行楼六楼开展本学期第三次数学教研活动。
活动流程:
1.活动在翁玉玉老师的主持下展开了,高方智教导带领老师们学习彭贤智教授的《对协同教学模式操作的简约思考》,并交流学习心得。
2.一年级邢文丹老师的展示课,课题《分类与整理》。文丹老师通过两个房间的对比引入课题,让学生感受分类整理在生活中的重要,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把手里的图形按形状、颜色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的标准一致性,分类的结果相同,深入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同桌合作,按图形的形状分类。
同桌合作,按图形的颜色分类。
同桌展示,培养学生的表达与倾听能力。
3.云曼芬老师的展示课。课题《轴对称图形》。云曼芬老师经多次磨课,修改教案后通过传统的剪纸艺术“剪一件上衣”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再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以及小组合作去感知对称。
教案 初稿
教案 定稿
同学们在认真的剪“一件上衣”,云曼芬老师巡视指导。
小组合作并展示交流,其他小组提出质疑,培养学生倾听能力、探究精神,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小组展示
其他小组提出质疑
老师们认真听课、交流意见并做记录。
4.评课:老师们谈收获和感想。
王平校长评课:王平校长肯定了本次教研活动的效果,课堂上老师指令清楚,语言简洁,针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进行评价,评价语言很丰富。小组合作时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参与讨论,充分体现了让学习真发生。
彭贤智教授评课:这两节课整体上教学水平有了质的提高,课堂教学过程非常精彩,令人赞赏,谈以下感受。
1.年级学科带头人的优秀,才能带出优秀的教师团队,这两个组的学科组长都是勤奋耕耘的人,才能引领团队的发展。特别是上示范课教师非常重视,倾听各方意见,主动反复修改教案、磨课,才会有今天的精彩展示。可以说,优秀既是团队的事,更是自己的事。
2.在理论指导下的课堂实践,才能让协同教学模式过程更科学有效。协同教学模式是强调学生学的课堂,课堂精彩不是教师讲得多么精彩,而是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的倾听、表达,绽放出生命活力的精彩。这两位教师都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掌握协同教学模式的评价细则,才能科学实施协同教学过程。
3.两节课都清晰呈现了协同教学模式的五个环节。在某个组在展示后,其它组对其进行质疑与补充这个环节,二年级的云曼芬老师的《认识对称轴图形》的数学课上,其它小组学生的互动质疑与补充非常精彩。
4.注重学生学科语言的训练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一年级邢文丹老师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动作思维,边操作边思考,并利用文字:“我是这样想的,将气球按颜色分()类,黄色有()个;红色有()个;黄色有()个……”还有三种分类方法的指导:先分再数、边数边画、图文结合的方法,指导得非常到位;二年级云曼芬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就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课堂才绽放出学生之间互助表达交流的精彩。
符之发教导评课:这两节课可以看出这两个年级组教师团队和谐奋进,互相帮助,共同备课、研课,才能上出精彩的课堂。邢文丹老师的课堂设计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吸引学生。云曼芬老师的课堂语言精炼,突出重难点。这两节课的精彩值得点赞与欣赏,当然这与老师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与智者同行你将不同凡响,坚信三小明天的课堂一定会更加精彩。
邢增燕组长评课:听了一年级邢文丹老师的《分类与整理》,二年级云曼芬老师的《认识轴对称图形》两节课的一些看法。
亮点:
1.态度:邢文丹和云曼老师承担展示课任务后,善于倾听各方意见,主动反复修改教案,整理思路,反复磨课善于利用团队力量展现了自己的精彩。
2.这两节展示课流程清晰。整个教学环节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关键问题上起着引领作用。下面就从课堂的5个环节具体来说说,这两节课的亮点。
(1)二年级这节课突显了预习效果,教师把知识点转化成一系列问题,引领学生进行自学,比如:认真观察请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通过折——画半边——剪——打开,这些方法提示得到一件衣服图案。像这样的图形都是( )的,等等这些问题,学生通过充分预习,课前已经探究摸索,因此课堂高效。
(2)互助合学:学生认知有困难的重点的问题才互助合学,比如《分类整理》一课中的按颜色或按形状分一分,数一数。比如《认识轴对称图形》,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践,讨论完善的剪出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培养空间观念。
(3)点拨展学: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时教师基于成果展示所出现的问题,通过启发、追问、反思、点评的方式进行指导,比如邢文丹老师的启发,“这样一堆的放容易看吗?要怎么放?(引导学生要有序的摆放)。云曼芬老师通过小组质疑,互相补充的方式把小组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在学生展学汇报时,基于一年孩子级的表达能力,教师设计了这个留白的形式让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表达,很值得低年级的老师学习。
(4)达标测学:练习的设计有梯度新颖有趣。
(5)归纳梳学:学生的参与度高。
王荣春老师评课:
1.邢文丹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课堂教学效果好。引领自学,通过创设情景,喜欢笑笑的房间还是淘气的房间,还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分类,初步感知“分类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意识到有条有理地分类的必要性。因为孩子们都比较喜欢干净、漂亮的房间。互助合学,老师的指令清楚,课堂纪律好。气球通过按形状、颜色分一分,让学生感受由于分类标准不同,所分得的结果也不相同,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点拨展学,当学生上台展示时,老师做到关注学生,给认真倾听的学生发积分卡。学生展示了三种方法:1.先分再数的方法,2.象形统计图的方法,3.记录数据的方法。展示完,让学生比较你喜欢哪个方法。通过不同的方法记录,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理解,在活动中深化认识。达标测学,学生能掌握知识,达到理解,巩固。归纳梳学,学生能梳理本课的知识点。
2.云曼芬老师的课堂语言简洁,整个教学设计合理,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做到了五项技能: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和学会互助。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
汪美美老师评课:
听了两位老师的课,颇有收获,两位老师截然两种不同的风格,但这两节课中,两位老师都利用了协同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也结合了低年级段学生特点(动手思维占主导地位),在整节课中两位老师都充分给予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机会。在学生展示作品(点拨展学)中,上台展示的孩子得到全班表扬掌声的时候,我看到展示的这些孩子脸上露出甜美的微笑,我也不禁莞尔。这一刻,我感受到了学生在协同教学模式中获得的收获和幸福感,不得不说,协同教学给老师、给学生都带来了变化。
云曼芬老师的《认识轴对称图形》:云老师这节课在设计上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结合生活实际,注重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让学生在生活中领悟、思考、升华,其亮点如下:
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初云老师利用我国传统艺术——剪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紧接着通过观察对称图片,让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去感知去感受对称,接着又让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对称想象,把数学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生活中。
2.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云老师从导入但新授,到练习操作,都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探索、展示汇报等一系列活动中获取知识,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数学的能力。
翁玉玉老师评课:在协同式教学模式中,老师们深入到合作小组中,积极参与学生讨论,并给予必要的建议,把课堂主导权下放给学生。在这两节课中,两位老师都积极创设学生展示平台,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去想去做,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才干。从两位老师的课件制作、教具准备、教学设计等方面,都体现出了年级组集体的智慧,老师们再也不是单打独斗,真正体现出协同教学中的师师协同。正是由于两个年级、两位老师非常辛苦和用心地去筹备着,因此才能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精彩的视听盛宴。期待在王平校长的领导下,在彭教授新的模式引领下,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将更上一层楼。
编辑:林小丽
审核:高方智 邢增燕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