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出智慧 教研促进步——记协同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研究暨关键课课堂展示活动
新闻来源:本站 时间:2022-06-12  打印本页

文昌市第三小学 
集思出智慧 教研促进步

六月,是夏天的月份,是儿童的月份,是欢声笑语朝气蓬勃的月份。

为了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加快实现我校数学课堂提质增效,努力建成家长向往、学生喜欢的好学校。在高方智教导和数学组长邢增燕的组织下,6月8日上午,我校如期举行了第17周数学组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由黄小夏老师主持。随着端庄秀丽的黄小夏老师闪亮登场,五年级组协同研究课拉开了帷幕。

教研通知

本次教研活动有以下四个环节:

一、五年级组罗彩云老师上展示课《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授课教师教学反思

三、老师点评,五年级组长小结

四、彭贤智教授点评总结

课堂展示

罗彩云老师和五(9)班的孩子们给我们展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罗老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基本功扎实,并注重激励学生,课堂氛围和谐融洽。

小组分工明确,孩子们在小组合作中认真交流,发挥集体智慧,很快总结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小组上台展示汇报,有小老师的风范。

微信截图_20220612152747.png

(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罗老师以娴熟的教学技艺、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呈现出一堂扎实有效的精彩课。在课堂上,有张有弛,朴实之中闪着很多亮点。老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的同时,又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线索,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转化的方法,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老师注重小组合作,学生在智慧的碰撞中,理解了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有梯度,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

教学反思

学有所疑,教有所思。罗老师通过教学反思,寻找课堂上的不足,明确了以后的努力方向。


点评环节

符丽宾老师点评:

罗老师教学结构合理、清晰,重难点明确。老师从旧知复习为新知做了铺垫。在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独立探索--交流 --尝试练习--总结算理算法-一运用练习”的学习过程,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达标测学环节,关注学生间的差异,练习设计形式多样,注重知识与生活的结合,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李晓丽老师点评:

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效果好,老师所提的问题都能积极思考。在探究3/10+1/4算法这个环节,小组积极讨论、交流,气氛浓,展示汇报时能做到主动质疑,条理清晰,表达流畅。

学生的思维有深度,能积极主动的提出问题,如:3/10+1/4的分数单位不同,该怎么算呢?在达标测学环节,从学生的做题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已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符文颖老师点评:

彩云老师在复习旧知时做的很好,让学生明白了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以旧引新,在新课探究时,异分母分数如何相加?学生很快就想到分数单位不同,要转化为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运用转化的思想,使新课不新,难点不难,水到渠成,注重了知识迁移的教学方法。

从复习旧知—小组合作探究加法—放手探究减法—小结—判断辨析—加减法的应用,整节课层层递进,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云曼芬老师点评:

罗彩云老师的课堂清清楚楚一条线,带给我很大的启发。一节课无非就是弄明白两点:教什么和怎么教(也就是学什么和怎么学),这节课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罗老师把握得很好,值得学习!至于怎么教?怎么学?这是很考验老师的上课技巧的问题。

罗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异分母分数加法时,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分工明确,在展示汇报时,每个孩子都学有所得,并大胆汇报交流,可见平时罗老师是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才有这样精彩的表现。金无足赤,一节课难免有不足之处,这节课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减法这个环节,罗老师处理得太仓促了,因为有了前面加法的铺垫,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很容易理解减法,此时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老师通过全班交流,了解学生对加法的掌握情况,把握学生是否学会方法的迁移运用,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让学生讨论纠正,这样才能扎扎实实地落实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一堂课有亮点也有不足才是常态,每位老师都是在磨练中成长起来的,相信三小的常态课会越来越精彩!

范艳巧组长点评:

本节课是学生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点。罗彩云老师就是利用复习旧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导入,简单直接。通过学生说算理,明确同分母分数可以直接相加减是由于分数的分数单位相同,为后面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埋下伏笔。        

第一,汇报预习结果。老师安排学生通过涂一涂、填一填,数行结合的形式初步感知两个异分母分数1/2+1/4相加的结果,渗透通分方法。接着,老师问这两个异分母分数可以直接相加吗?为什么?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借此引入新课。     

第二,新课环节,彩云老师先让同学们自己阅读材料,根据已知条件由学生自己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发展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但遗憾的是老师没有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没有深入挖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老师安排了自己出示的问题并小组合作探究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第三,彩云老师在小组合作探究时明确了每一位组员的任务,组员1说两个异分母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组员2说计算过程,组员3在黑板上书写计算过程,组员4小结,先让两个异分母分数通分,通分时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然后,教师又请另一个组的组员汇报不同方法,也就是通分为公倍数做公分母。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多样性,进而优化方法。在小组汇报结束后老师都有及时的进行肯定与表扬。只是个人觉得整个流程有些快,可以多让一个小组进行汇报,深入理解和巩固方法。     

第四,老师通过同桌对学的形式探究异分母的减法计算方法,学生通过异分母加法和减法两个算式用一句话概括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算理明确算法。        

第五,拓展练习环节,第一题通过出手试判断对错。第二题,先计算再验算。培养学生养成计算题验算的好习惯。      

整节课,老师语言简练,教态大方,只是整个教学流程有些偏快。如果老师能再放慢一些节奏,学生对新知的内化与建构就会更充分些。当然每节课堂都是直播课,多少都有一些遗憾。在每一次的遗憾中老师才有更多的体会与收获,才会不断成长,这也是教学的魅力所在。

教授点评

彭贤智教授对数学组开展协同式教研活动给予高度肯定,总结了本节课的教学亮点:协同式教学模式特点突出,采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环节清晰,小组合作学习分工明确,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表达、思考、倾听等能力。同时,彭教授给授课老师指点迷津:异分母分数减法这一环节应该细化讲解。

彭教授谈谈下一步我们的工作转变:一是从粗放型协同式教学模式向精致化协同式教学模式转变;二是从个人单打独斗式教学模式向团队合作协同教学模式;三是从形式化的协同式教学模式向有效性的协同式教学模式转变。

各年级教研

近两周各年级根据学校教研工作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教研活动。

一年级组教研活动

5月25日,在一年级备课室开展本学期第8次教研,研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数数》。这是第一课时的内容,由冯核老师上组内展示课,在教学时,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数手指这个环节,让学生即在“玩中学”,又在“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林小丽老师上《聪明大脑》磨课。林小丽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模式到位, 教学理念新颖,在课堂中能充分的使⽤以学习者为中⼼的教学⽅法,充分使⽤实物教学、⼩组讨论交流。教师能恰到好处的进⾏引导,课堂氛围良好,师⽣关系融洽,教师充分调动起了学⽣的热情。

二年级组教研活动

周三教研时间,二年级全体数学教师在二年级备课室开展本学期第三次集体备课,主要研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的教学设计、导学提纲。本次集体备课主备人为邢燕萍老师,周三下午第一节课邢老师在二2班第一次磨课,杨昭福老师上随堂听。课后,听课的老师给他们提出宝贵意见,并对课件、教案进行修改。之后邢老师又用按照修改后的设计再上展示课。

三节课当中,两位老师都结合协同教学模式,借助实物进行平均分,提供具体形象的支撑,利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以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三年级组教研活动

三年级数学由陈立老师进行课堂展示,黄朝萍老师上随堂听。

《小数的初步认识》 是建立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人民币及常用长度单位的基础上的,而且是以元、角、分、米、分米、厘米等常用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陈立老师从新课引入到新课的展开,再到练习巩固,无不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自己“看到过”、“用到过”、“听到过”、“查到过”的经历中,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比如:矿泉水的价格、文具盒的价格、书的价格、考试分数、体温、同学的身高等,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初步感悟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整个课堂为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对于难点知识,陈立老师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完成,真正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不仅把学习的时间、空间、展示机会留给了学生,而且教学内容得到了多次的反馈强化,拓展了知识的宽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


四年级组教研活动

5月25日上午第二节周媚老师在四(7)班随堂听。周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学会平移把不规则图形变换成规则图形,然后再计算规则图形的面积。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平移的知识。大量运用“割补”方法将不规则的图形转换为规则图形,培养和考查学生的转换意识。

5月26日上午第一、第二节王彩萍老师,吴清霞老师随堂听。老师们点拨指导有方,课堂上学生合作愉快,达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教学效果好!


五年级组教研活动

罗彩云老师精心准备、挖掘教材、积极磨课《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多次进行修改和完善,为6月8日展示课做充分准备。

6月6日,符丽宾老师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随堂听。在本节课上,突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运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协同式教学模式。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每一次的教研活动的丰富内涵,老师们各抒己见中碰撞的思维火花,都是促使我们进步、成长的重要经验。今后,我们仍会在研究之路上继续成长。

图片:邢文丹、云曼芬、韩丽雪、韩瑕、符文颖

编辑:符丽宾

审稿:高方智、邢增燕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