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提升建设年】科学衔接护童心,校本教材促提升——文昌市第三小学开展校本教材及幼小衔接培训活动
新闻来源:本站 时间:2022-09-07  打印本页


科学衔接护童心

校本教材促提升

正是一年橙黄橘绿时,教师们相聚在文昌市第三小学,齐研共促,为新学期做好充足的准备。

本次培训活动共六天,今天是培训的第四天,培训活动围绕校本教材和幼小衔接两个方面展开。

校本教材培训

主持人:林晶晶老师

主讲人:符丹慧老师

培训主题:《卓雅文化校本课程培训学习》

“这套教材,‘全球首发,独此一家’。因为,它是专为咱三小的孩子们量身定编的。”风趣的开场白,引来老师们期待的目光。

符丹慧老师围绕我校特色文化校本教材课程开发的背景与理念,结合校本教材建设的课程目标 、课程结构框架、课程具体实施步骤、课程的评价内容与方法五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详尽解读,带领老师走进校本教材的精彩天地。

1.卓雅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与理念

我校通过王平校长的引领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对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校本教材编写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开发出以“崇尚高雅 追求卓越”为核心价值观的特色校本教材系列,大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践行核心素养,使学生在卓雅文化引领下发展个性,放飞梦想。

2.卓雅文化校本课程目标

卓雅文化校本课程立足“文明有礼、互助合作、博学修慧、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志存高远”六个课程要素,培养践行卓雅文化品质的楷模少年。

3.卓雅文化校本课程结构框架

卓雅文化校本教材构建多维度立体化课程,既体现了学生知行合一的发展过程,也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

4.卓雅文化校本课程具体实施

在讲解校本教材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符老师强调,六种卓雅文化课程实施的教学模式各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教师可结合学情灵活安排。

5.卓雅文化校本课程的评价内容与方法

符老师就卓雅文化校本课程的评价内容与方法作了详细的解释,并给出了使用校本教材的独特建议,例如: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作品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卓雅教育培养楷模少年。

研讨交流

第一场培训结束,许小丽副校长与老师们一同对培训要点进行梳理,许小丽副校长强调,教师要注意研读校本教材,落实课程理念,让我校校本课程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

幼小衔接培训

主讲人:许小丽副校长

培训主题:《幼小衔接培训》

“幼小衔接”是儿童成长路上的重要阶段,对儿童后继学习与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许小丽副校长围绕政策学习、学校方案两大主题介绍学校如何对接国家政策文件,立足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在“卓雅文化”引领下建构幼小衔接课程。

1.政策学习

许小丽副校长指出《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与《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是一年级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和活动的重要依据,教师应仔细研读,让衔接顺畅自然。

许小丽副校长强调入学适应教育课程应基于儿童发展水平,指向于儿童当下生命和未来需求,与儿童真实社会生活相融,课程设计以游戏化、情境式的方式,让孩子爱上学校、爱上学习、爱上老师和同学。


2.学校方案

学校针对“幼小衔接”支持和促进儿童“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学习适应” 四大衔接领域,探索创建立体式衔接课程。为让衔接课程高效助力一年级新生茁壮成长,许小丽副校长详细和大家分享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如何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化方式引导孩子扎实、快乐地走好小学生活的第一步。

如何助力孩子更快、更好地融入班集体,交到更多的好朋友呢?许小丽副校长从建立归属感、创造交往平台两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在幼小衔接中,以爱育爱是关键。许小丽副校长强调教师要以爱为主旋律,以“慢下来”的心态、“蹲下来”的姿态,让每一位孩子在幼小衔接课程的浸润中获得自我成长的信心与力量。

一次培训,是一次引领,更是一次提升。通过本次培训,老师们不仅认识到校本教材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载体,更感受到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是幼小衔接工作的基本原则。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们也将把精选的课程内容与孩子已有的知识结构经验相结合,以科学衔接呵护童心,以校本教材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第三小学